有关奥运会的资料,点击蓝字丨关注我们“

无忧2025-08-11 12:34910

点击蓝字丨关注我们

“我家大门常打开,开放怀抱等你,拥抱过就有了默契,你会爱上这里......”

这是一段自带旋律的文字,也是一架驶向2008年的“时光机”。17年前的今天,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,在北京鸟巢举行。当29个脚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,光环照亮古老的日晷,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,中国画长卷缓缓打开,李宁点燃主火炬……
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,那一年,我们打开了家门,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,来自204个国家及地区的参赛者,来北京做客,创下了当时的奥运参赛代表团数量之最。

如今,再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,我们依旧热血沸腾。

一场体育盛会,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热血与梦想,也在奥运历史上,创下了多个“首次”,首次奖牌榜登顶、多个项目创首金历史......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傲人纪录以外,还有很多关于奥运的记忆,您还记得吗?

古老文明迸发灿烂光芒

要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,最具有中国古典气息的物品,当属这块“金镶玉”奖牌。五环“同心”,“同心”归圆。金属与玉璧结合,凝聚中华文明,锻造了属于体育精神的勋章。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,用两种材质共同打造的奖牌。

除了贵重、精美,或许也是奥运史上质量最好的奖牌之一。俄罗斯艺术体操运动员达里娅,曾不幸遭遇了一场火灾,大火吞噬了一切,而她在2008年拿到的那枚艺术体操团体项目金牌,却完好无损,连绶带都毫发无伤。

中轴线的理想都城在腾飞

2001年7月13日,北京中轴线,天安门广场,40万首都市民庆祝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。

在“新北京,新奥运”战略构想的指导下,北京中轴线向北延伸,新建筑拔地而起:东边是国家体育场(鸟巢),西边是国家游泳中心(水立方),周围是奥林匹克公园的大片绿荫,缓缓伸向北方,给中轴线留下了诗意般的延伸和绿色想象空间,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。

2008年8月8日,北京中轴线,一段从永定门往北、沿天安门、地安门、钟鼓楼等代表性地标,最后抵达鸟巢的“烟花大脚印”表演,见证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奥运高光时刻。

2024年7月27日,北京时间的凌晨,巴黎奥运会开幕。

2024年7月27日,北京中轴线——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,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——

在北京中轴线现代复兴的时间序列中,从2008年到2024年,从北京到巴黎,历史的时空在“‘北京中轴线’申遗成功”和“巴黎奥运会”之间发生相遇。

回望700余年历史图景的北京中轴线,从一个表征皇权的国家礼仪秩序轴线,向着近代的外交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演替,再到现代的历史博物、文化纪念、节庆活动、体育运动和市民休闲轴,生动展示了这座古都的历史变迁。

一个组委会办两场赛事

北京奥运会与北京残奥会,都是北京奥组委负责举办,这在奥运历史上还是头一次。从办赛经验上来说,这样做提高了办赛效率,而从文化角度来说,更将中国人的人文关怀,尽数体现。

体育的意义,在于强身健体,更在于人类证明自己,永远拥有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执着。

“两个奥运,同样精彩”,不论身躯是否完美,都一样能迸发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
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,是难忘的一年。雪灾、洪灾、地震......天灾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伤痛,但没有将我们击垮。2008年8月8日,在汶川地震后的第88天,北京奥运会开幕,中国人凝聚的梦想与勇气,在这一刻,终于成就了“奇迹”。

十四年后的2022年,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,北京成了世上首个“双奥之城”。

一座城市,一个国家,两段奥运情,我们让世界看见了,一场由中国人创造的,无与伦比的“奥运奇迹”。

“北京欢迎你,有梦想谁都了不起,有勇气就会有奇迹。”

十七年过去了,您还记得那一晚激动的心情吗?欢迎留言分享您的奥运记忆~

(本篇由京社科综合创编,资料及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、央视网、人民日报、文明杂志、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等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