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开学时间已确定,家长们注意啦,北京市
家长们注意啦,北京市教委已经明确:今年秋季中小学统一9月1日开学。眼看开学日子越来越近,光记着日期可不够——作业没收尾、作息没调过来、该带的材料忘了准备……这些细节要是没弄好,孩子开学第一天可能就手忙脚乱。今天就跟大家念叨念叨,家长得提前做好哪三件事,避开那些容易踩的坑,让孩子顺顺利利开学。
先说说开学时间怎么安排,别搞反日子
虽说统一9月1日正式上课,但不同年级、不同学校的安排不一样,尤其新生家长得特别留心:
• 小学一年级、初一、高一的新生,好多学校会提前1到3天让孩子去报到。比如海淀区星火小学,新生适应培训定在8月27号到28号,去了要分班、认教室、跟老师同学熟络熟络,别到时候以为9月1号才去,错过了准备。
• 高中寄宿生可能要更早,8月31号就得回学校收拾宿舍、领课本,别让孩子拎着行李慌慌张张赶时间。
• 老生(非新生)也别大意,有些学校会让8月30号回去打扫教室、领新书,提前跟老师确认好自家孩子的具体时间,别等群里通知刷屏了才看见。
这么安排其实是为了错开人流,尤其新生能慢慢适应新环境,不至于一开学就懵圈。家长多刷几遍班级群、学校公众号,把时间记准了,比啥都强。
第一件事:学习和生活衔接好,别临时抱佛脚
孩子放了俩月假,心早就飞了,这时候得慢慢往上学的节奏上靠,别等开学前一天才急着赶工。
作业千万别拖到最后。尤其是实践类的,比如科学小实验视频、劳动打卡记录、手工制作这些,得花时间弄,熬夜赶出来的肯定糙,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,孩子开学第一天挨批评,容易没信心。要是发现孩子哪科知识点薄弱,每天花10来分钟补补就行,别逼着预习新课,不然上课该没兴趣听了。
作息得提前调。暑假熬夜玩手机、早上睡懒觉的毛病,现在就得改。小学生每天得睡够10小时,初中生9小时,高中生8小时。提前7天就开始按上学时间作息:晚上睡前1小时把手机收了,别让蓝光影响睡觉;早上定个闹钟,比平时上学早个15分钟,让孩子慢慢习惯“到点就得起”,省得开学第一天上课打瞌睡、迟到。
开学装备别马虎。按学校要求准备书包、文具,别买那些花里胡哨的——有些学校不让用造型橡皮、自动铅笔,说容易分心。所有东西,从校服到水杯、课本,都贴上姓名贴,丢了好找。老生记得把书包里的玩具、漫画清干净,换成错题本、草稿纸。新生报到要带户口本、接种证明,有些学校还要求提前做结核病筛查,这些材料早点找出来放好,别到时候翻箱倒柜。
第二件事:健康和安全防护得提前做好
孩子健健康康上学,比啥都重要,这几件事得盯紧:
前7天每天量体温。要是孩子发烧(超过37.3℃)、咳嗽、嗓子疼,赶紧做个抗原或核酸。真确诊了,就踏踏实实居家休息,好了之后拿着医院的证明再返校,别带着病去学校,万一传染给同学就麻烦了。
少去人多的地方。开学前一周别安排长途旅行,也别去商场、游乐场这些人挤人的地方,免得招上流感、诺如病毒。要是已经出去玩了,算算时间,得留够恢复的空当,别赶在开学前一天才回来,万一不舒服就来不及了。
备点防疫用品,教孩子讲卫生。准备点口罩(每天带两三个备用)、消毒湿巾,水杯让孩子自己带,学校一般有直饮水,干净又环保。跟孩子念叨念叨“七步洗手法”,咳嗽打喷嚏用胳膊肘挡挡,别摸了公共东西就揉眼睛、摸鼻子。
孩子要是不想上学,多聊聊。有些孩子一想到开学就焦虑,家长别跟着慌。陪他画画校园地图,或者一起写个“开学愿望瓶”,聊聊新学期想做啥。要是孩子说怕新老师、新同学,耐心听听他的顾虑,别光说“这有啥好怕的”,多鼓励鼓励,实在不行跟学校心理老师提前打个招呼。
第三件事:政策新规得弄明白,别稀里糊涂踩坑
今年开学有些新规矩,家长得心里有数,别被谣言带偏了。
校服不是必须买新的。教委明确说了,学校不能强迫买校服,还鼓励校服循环用——比如学校搞“以旧换新”,或者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免费提供旧校服。买的时候注意看质量报告,得符合国家标准,别图便宜买着甲醛超标的。要是学校逼着买,或者指定地方高价买,直接打12345反映。
课后服务有新变化。好多学校课后服务加了新内容,不光辅导作业、练体育,还开了编程、非遗剪纸这些兴趣社团,最晚能托管到5点半。提前问问孩子对啥感兴趣,开学后赶紧在学校平台上报名,别等名额满了又后悔。
跟老师沟通别踩点。有事儿想找老师,别在午休、课间发消息,老师可能顾不上看。可以发邮件,或者等老师在群里说“有空沟通”的时候再聊。每天孩子放学,别上来就问“考了多少分”,问问“今天在学校开心吗”“有没有啥想跟我说说的”,慢慢摸清楚孩子在学校的状态。
这些坑别踩,不然白忙活
• 别搞反报到日和开学日:新生提前报到是去适应,不是9月1号直接去上课,忘了报到,孩子可能没课本、没座位,急得直哭。
• 校服别被“捆绑销售”:学校说“不买校服不让评优”“必须在指定店买”,这些都是违规的,坚决拒接。
• 健康别侥幸:孩子有点不舒服还硬逼着去学校,不光自己遭罪,还可能传给同学,实在不行就请假,好了再去。
• 别临时突击准备:作业熬夜赶、作息前一晚才调、东西开学当天才收拾,孩子累,家长也跟着焦头烂额,提前一周慢慢弄,啥都来得及。
开学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,家长多上点心,把这些细节捋顺了,孩子少遭罪,咱们也能少操心。记住,别光看别人咋准备,按自家孩子的情况来——磨蹭的就早点催作业,爱睡懒觉的就提前调闹钟,胆小的就多陪陪聊聊天。踏实做好这些准备,孩子开学能更快适应,咱们也能松口气,等着看他们在新学期有新进步吧。